“認真就能把事做對,用心更能把事做好”在課堂陣陣掌聲中,安老師以此寄語結束了課程。這句話如清泉般流淌進每位學員的心田。筆記中“乙方思維要落在‘需求清單’上”“黨支部建設要算清‘民心賬’”的關鍵詞,仿佛一把鑰匙,開啟了我對組工工作新的思考——原來,“認真”與“用心”的辯證法,正是對“乙方思維”最生動的注解。
課堂充電:理論與實踐的“雙向奔赴”。培訓課程如精密齒輪般環環相扣,在“乙方思維”大討論中,大家圍繞“如何讓組織工作更有溫度”展開頭腦風暴,一位老組工分享的“三問工作法”(問需于基層、問計于黨員、問效于實踐)引發共鳴。讓我對“如何將制度剛性轉化為服務溫度”有了更深思考——組工工作不僅是“按規章辦事”,更要成為黨員群眾的“暖心人”。
思想淬煉:從“被動執行”到“主動服務”。從政策條文的機械傳達,到深入一線的需求調研;從等待問題上門,到主動靠前服務。培訓中一個個鮮活案例印證:組工工作就是要把服務黨員群眾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。唯有跳出“我要做什么”的慣性思維,多思考“基層需要什么”,才能讓組織工作真正扎根一線、融入實踐。
賦能行動:立足本職,在細微處見擔當。培訓是“加油站”,更是“起跑線”。我將把本次培訓成果轉化為實干動能,將所學所悟轉化為行動自覺。
——提供建議,當好黨建“參謀員”。建立“政策臺賬”,將培訓中重點強調的政策條款分類梳理,標注易混淆、易出錯的細節,在干部任免、黨組織換屆等工作中逐項對照,用專業筑牢“程序防線”。
——創新思維,筑牢黨建“基礎樁”。創新嘗試“主題黨日+業務研討”“微黨課進班組”等模式,讓黨支部工作既有“標準動作”又有“創新活力”,推動黨建質量提檔升級。
——優化流程,做好服務“勤務兵”。在黨支部標準化建設中,探索推行“模板化工作指南”,將日常基礎性工作簡化為“填空式表格+案例范本”,為基層減負增效注入“新動能”。
培訓雖將結束,但奮進的腳步永不停歇。我將以此次培訓為動力,把“乙方思維”融入日常,在政策解讀中傳遞溫度,在服務基層中彰顯作為,在創新實踐中擦亮底色。以高質量黨建組工工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添翼賦能,以務實之筆書寫新時代組工人的擔當答卷!(大西溝礦業公司 厲工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