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鋼鐵物流的樞紐地帶,在原料與產品進出的關鍵卡口,活躍著這樣一支不可或缺的巾幗力量,她們沒有華麗的辭藻,只有對數據的絕對忠誠;她們看似身處方寸之間,卻肩負著企業進出廠物流命脈的精準計量。她們在單調重復的磅房操作中,用女性特有的堅韌與細致,成為企業降本增效前沿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
計量一線的“應急先鋒
“報告班長!5#汽車衡儀表顯示異常波動,數據跳變,無法穩定讀數!”正在當班的張莉霞敏銳地發現了問題,立刻通過對講系統匯報。話音未落,她已迅速啟動應急預案:一邊在系統里鎖定異常數據,防止錯誤信息流出;一邊果斷拿起電話:“總調,5#汽車衡突發儀表故障,請立即引導重車轉至6#衡計量!信息中心,5#衡儀表異常,請求緊急技術支持!”調度指令瞬間傳達,維修人員火速奔赴現場。就在維修人員檢查設備間隙,張莉霞已麻利地清理了秤臺四周可能影響計量的雜物,并協助維修人員快速排查線路。“張姐這反應速度,真是‘穩準狠’!故障處理快一秒,物流就少堵一分鐘。”聞訊趕來的作業長由衷贊嘆。
班長笑著補充:“我們檢斤的姑娘們,個個都是‘應急專家’,設備有異常,她們就是第一道防火墻,反應快、判斷準、協作強,關鍵時刻頂得上!”
秤臺之下的“清道衛士”
計量精準,秤體維護是基礎。在常人難以想象的狹窄秤坑里,檢斤站的“女漢子”們化身“清道衛士”。當車輛停止通行,她們便全副武裝——安全帽、防塵口罩鉆入低矮、潮濕、積滿礦粉煤灰的衡器基坑。空間極其有限,她們或蹲或跪,揮舞著鐵鍬和掃帚,一寸寸地清理著沉積的物料和淤泥。鐵鍬與混凝土摩擦發出“嚓嚓”的聲響,灰塵在燈光下彌漫飛舞,沾滿了她們的臉頰和工裝。汗水順著鬢角流下,在滿是灰塵的臉上劃出道道痕跡。“這下面清理干凈了,傳感器才能‘呼吸’,數據才更準。”負責帶頭的作業長王嬌艷喘著氣說,手上的動作卻絲毫不停。她們用瘦弱的臂膀,在逼仄的空間里,為“精準”二字掃清障礙,每一次彎腰清理,都是對計量生命線的默默守護。
她們在質量效益上,結合公司全面預算管理,制定出班組的全面預算標準并進行下發,將成本指標分解到每個崗位、每個人,制定出獎勵機制,激發了班組的內在動力;同時建立班組日成本臺賬,從細小處著手做,對每次檢修用不完的材料進行回收,對物品的使用情況進行登記,增強職工的節約意識、效益意識。
數據關口的“鐵面判官”
檢斤崗位,毫厘關乎效益。面對形形色色的運輸司機,她們既是熱情的服務員,更是數據關口的“鐵面判官”。“師傅,請您稍等,系統顯示您這車皮重和上次記錄有差異,我們需要核對一下歷史數據和現場情況。”班長聶晴晴禮貌而堅定地攔下了一輛準備駛離的貨車。她迅速調出該車的歷史皮重記錄,仔細比對,并仔細觀察車輛底盤是否有異常附著物。司機略顯焦躁地解釋著,但聶晴晴不為所動,堅持原則,最終確認是水箱未排空導致。“師傅,數據必須真實,這是對您負責,更是對公司負責。請您排空水箱后復磅。”她語氣溫和,態度卻不容置疑。類似的情形時有發生,她們練就了一雙“火眼金睛”,對異常數據極其敏感,敢于較真碰硬。“數據就是我們的生命線,差一公斤也不行!”這是她們常掛在嘴邊的話。她們用女性的細致和堅持,牢牢把守著企業物流計量的公平與公正,用“鐵面”維護著企業的每一分利益。
無論是酷暑高溫下磅房內的悶熱堅守,還是寒冬深夜里緊盯屏幕的專注目光;無論是面對突發故障的沉著應對,還是清理秤坑的滿身塵土,亦或是核對數據時的不茍言笑,這群檢斤站的“娘子軍”們,始終將“精準”二字鐫刻在心,她們用行動證明,方寸磅臺,亦能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!(郭 偉)